三、特别提示

    1.从政治角度看,高考多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载体来考查发展先进文化、民族精神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如整顿文化市场,净化社会风气;加强科普宣传,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发扬女排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等。

    2.从历史角度看,要掌握文化的繁荣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

                      

弘扬民族精神 推动公民道德建设4

 

     四、专题训练

2004年11月浙工大开设“道德银行”,我国某市也率先建立起“青少年道德银行”。这一“银行”以存储志愿者为他人服务的时间为依据,在志愿者自己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可向“道德银行”申请得到免费服务。回答1~3题。   

1.上述“道德银行”表明 ( )

A.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索取是同等重要的

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

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应该居于首位

D.既讲贡献又讲索取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

    2.上述“道德银行”是 ( )

A.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道德标准的体现

B.建立市场经济实行等价交换的体现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体现

D.个人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现

3.建立上述“道德银行”有利于 ( )

A.满足个人利益及对社会的索取

B.建立道德评价机制

    C.培养和提高公民集体主义道德观念

    D.形成“人人为我”的氛围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文化消费量存在3000亿元到4000亿元的结构性缺口。专家分析,文化产业在强有力需求的带动下,有望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扩大内需的新亮点。回答4~6题。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

 ①有利于扩大内需 ②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③有利于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 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大。这表明 (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6.目前,文化消费在人们整体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这表明家庭消费( ) A.由劳务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

B.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过渡

C.以物质生活消费为主

D.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即,要发展先进文化,使人民群众在满足生存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种视听作品及文化娱乐。回答7,8题。

7.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一分为二的观点

C.矛盾发展不平衡的观点

    D.实事求是的观点

8.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国家实施了 ( )

A.政治统治的职能

B.搞好公共服务的职能

C.协调人民内部矛盾的职能

    D.经济和文化的职能

    9.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这体现了 ( )

A.党的政治领导         B.党的组织领导

C.党的思想领导         D.党的经济领导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之本。回答10~13题。

10.2004年6月28日,一场题为“延安精神好,延安精神好!”———《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大型展览在京开幕。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在对延安精神新的认识基础上,加深对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 ( )

 ①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更好地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③使延安精神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不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使延安精神与时俱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 )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运动具有物质性

C.规律具有客观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1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④全面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13.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女排比赛中,我们的女排精神又一次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先输两局的情况下,连扳3局。女排精神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哲学角度说明 (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成就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D.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14.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12日上午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胡锦涛的讲话表明 ( )

①党必须行使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党重视加强思想领导 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日益密切。回答15,16题。15.2004年7月,公安部对互联网实行长时间的监控,破获多起利用互联网通过色情聊天等方式进行的犯罪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这说明在我国                   (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法律保护

C.自由是相对的,法律是绝对的

    D.我国已实现全民的真正民主

16.从事网络犯罪的“黑客”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新的犯罪主体,他们主要窃取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机密,并直接在网上泄漏和倒卖,给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由此可见 ( )

A.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B.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重视维护网络安全

C.严守机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D.人民同“黑客”的矛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

    17.在上海市路边有2000余座美观精致的书报亭———东方书报亭,它是建设和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载体,是申城一道新的文化景观。东方书报亭是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工程之一,它以公司制形式运作书报刊零售。公司引入超市连锁经营方法,打破“大锅饭”,使收入和销售业绩挂钩,日常实行统一经营、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规章、统一标识的连锁经营方式。东方书报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文化事业产业化发展的创新之路。书报亭的建立,为2600多名下岗人员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公司年销售收入上亿元,营业员人均月收入超过了1500元。

    (1)上海市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政治常识中的哪些道理?

    (2)从经济学角度看,上海东方书报亭是如何成功运作的?

    (3)上海东方书报亭的成功之路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18.“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摘自《白杨礼赞》

    (1)茅盾在《白杨礼赞》中赞美的“质朴、团结、坚强、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鼓舞着几代人,这是作品的魅力之所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其道理。

(2)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召开以“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主题的班会。现在请你拟出发言提纲。

 

 

 

     参考答案1-5BCCDA 6-10BADCB 11-16DCDCAB

17.(1)①履行文化职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执政为民。

(2)①走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

②改革分配制度。

③进行科学管理。

(3)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③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18.(1)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②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品格和力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是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成就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危急关头,越要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用民族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团结人民,迎难而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2)主题班会发言提纲应包括:①从理论角度分析,民族精神是个人进步、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②从实践角度分析,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自强不息,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