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 )
2.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 ( )
3.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 )
4.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一国两制”的基本要求。( )
6.可持续发展就是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 )
7.各级政府机关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政府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低。( )
8.只有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9.国家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为此,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的司法权。(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
A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B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 多种所有制经济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控制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是: ( )
A公有制经济 B混合所有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集体所有制经济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当把环境保护,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国家采取措施坚决制止向西部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这说明( )
A、 环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西部环境状况差
C、 开发西部,要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D、开发西部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
5、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选项有( )
A、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报告会 B、国家进行城市建设工程
C、南水北调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例,1978年为99.1%,1997年为75.8%;而非公有制所占的比例,1978年为0.9%,1997年为24.2%。这个材料表明 ( )
A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必须不断削弱
C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D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提出的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的伟大战略是;( )
A、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B、实施科教兴国
C、分三步走的战略 D、巩固和完善九年义务教育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
9、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开工以来进展顺利,施工中专门为藏玲羊等野生动物留了桥洞,以保护这里比较脆弱的生态。这些举措体现了我国实施的 ( )
A依法治国方略 B以德治国方略
C科教兴国方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10、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 ( )
A. 思想道德建设 B 精神文明建设
C 物质文明建设 D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1.第八届“五个一工程”表彰大会上,电影《生死抉择》,电视剧《长征》,理论文献电视《使命》获特等奖,370部作品入选作品奖,展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这一材料启示我们:( )
A、反腐倡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中之重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需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C、文明行业的创建,是精神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
D、文化建设首先从文艺发展着手
12.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对我们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 )
A、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99年翻一番 B、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C、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1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爱我中华》歌曲唱出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
A、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要相同 B、各族人民要和睦团结
C、各民族的发展起点要相同 D、各民族要同步富裕
14.当今国际,民族纷争、种族仇视、教派冲突引发重重战火。而我国,民族团结、和平、繁荣。这种鲜明对照,说明:( )
A、我国发达于其他国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C、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时有多种方法
D、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15.实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中国共产党 B、各级人民政府
C、各级人大代表 D、全体人民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 分,共 24分)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
A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B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C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这种致富观体现了( )
A先富要带动后富,走向共富 B允许和鼓励先富,但要防止两极分化
C防止悬殊,实现贫富均等 D只有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才是真富
3.关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述,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成果
B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
C 学习和吸收外国的一切技术和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D我国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4.下列选项由国有经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 )
A、衣服、鞋帽 B、火车、铁路
C、理发、美容 D、核电
5.最近几年,我国北方接连发生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告诉我们:
A、人类与自然不能和谐共处
B、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经济的繁荣必须要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D、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了规定,它们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B、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C、敬业奉献 D、觉悟高尚
7.维护民族团结,中学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做到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B、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C、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D、尊重各民族的自由权利
8.下列选项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四、简答题:(12分)
1. 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是什么?(4分)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2.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4分)
五、分析说明题:(14分)
2003年12月4日,中宣部、教育部等十四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对面004年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做出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以对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安排2004年“三下乡”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请你谈谈对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认识。
初三思想政治第四课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6.× 7.√ 8. √ 9. × 10.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⒈ D ⒉ D ⒊ C ⒋ C ⒌ A ⒍ D ⒎ B ⒏C
⒐ D ⒑ A ⒒ B ⒓ D ⒔ B ⒕ D ⒖D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 分,共 24 分)
1、ABD 2、AB 3、C 4、BD
5、BD 6、ABC 7、ABC 8、ABCD
四、简答题:(12分)
1.答: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分)
发 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4分)
2.答: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分)
五、分析说明题:(14分)
答:⑴、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⑵、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下乡”活动,能帮助农民提高综合素质,符合亿万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⑶、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确保全体人民共享建设成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当前我国农村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同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下乡”活动与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开发活动是相符合的,能加大对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力度,帮助那里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