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福州听课,两天半的时间,一共听了13节数学课、三个案例展示及彭晓枚老师的一个讲座。这次开课的课型多,有计算课、概念课、活动课,而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都有。还听了省教研室陈主任的讲话,,这是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一、新课改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1、在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学生提供操作的空间,在《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1平方米的纸板,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现场的桌面、墙壁。在《分桃子》的课上,教师让学生把动手操作分小棒落实到除法竖式上,为我们笔算的教学做了开创性的探索。
2、联系生活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数学,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老师就让学生去收集生活中看到的百分数,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在创设情境中感知应用,在实践活动中尝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如《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在学完新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这节课的紧张、兴奋、遗憾各占百分之几
4、课前与学生 的交流丰富多彩。许多老师都紧紧抓住开课之前的几分钟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做健脑操的连我这个听课老师也禁不住跟着做起来,还有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如“三只手指头,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九只小指头,变成小蝌蚪,游、游、游……”,还有的老师收集了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长了花的知识……
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后反思
半天的课上完后做课的老师马上就做了反思。我从中受到启发。
1、反思自己的预设及课堂生成的距离。如厦门的陈老师执教的《分桃子》当时没上完,她在反思中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即寻求计算教学的突破挖掘躲藏背后的价值。还反思了自己的修缮处:时间的把控;在有一个环节学生无疑问教师自己却有意生疑;学生说的很精彩自己倾听不够。
2、反思学生及课堂的临时调整。长汀的郭老师在自组教材《点与间隔的秘密》她谈到自己第一次与群众路小学的学生见面时,感到学生思维很活跃时认为教案中的让学生“把一根吸管剪成3段、然后再剪成4段剪成5段”的活动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因而连夜调整为“让学生你想剪几段就剪几段”。在第二个数学活动中发现学生把点与间隔的第三个秘密都发现出来,课中临时把后面的内容调前,感到学生非常聪明。
3、反思教学中的得意之处及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泉洲的汤老师非常幽默,她是上午最后一个做反思的,她说:“你们看到了我就看到了午餐的希望。”一下就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她谈到自己性子太急,其中有一次请到一个学生不会,马上就请别人,如果当时能再给他一点时间考虑或者让他先听别人发言。这样处理会更好。
三、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陈主任的讲话使我深受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要求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做好小组分工明确,学会倾听与评价,要有小组结论。2、评价滥用鼓励,谈到了适当批评的三个目的首先让学生明确规范意识及双方的责任;其次让学生学会负责培养责任心:再者让学生经历挫折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3、多媒体的应用不合理。提出用传统的几支粉笔能否进行课改?的问题。4、接受性学习受到排斥。我们教师应思考如何把质疑转化为课堂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