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历史会考的复习工作,这是进行历史会考的前提与准备。但是会考复习又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首先历史会考的复习量大,要复习的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总共达四本书之多。其次是复习的时间短,因为按顺德区教育部门课程安排要求,历史课每周安排二节课。这样教师一边要花相当多的时间讲新课,一边又要进行复习,时间之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开展历史会考复习工作呢?这是值得历史教师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就关于会考复习谈谈我的一些浅见。
一、钻研会考文件和资料,贯彻会考精神
顺德区教育部门颁发的关于历史会考文件资料只有《2003年高二年级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这是教师进行会考复习的依据和出发点,所以一定要把文件和资料的有关会考精神吃透,并加以贯彻实施。
首先,教师必须对会考的宗旨和目的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把握。《2003年高二年级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这个会考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已明确地告诉我们,历史科会考的宗旨在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科课程,在思想认识水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解、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是否达到高中毕业生的合格水平。这与高考是有重大区别的,因为高考是具有选拔性的,它要向大专院校输送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这就意味着高考和会考的目的和要求和难度都大不相同,会考的要求和难度明显更低,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与高考的复习区分开来。
第二,要把握历史会考的考试范围。历史会考的范围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还要注意,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和教材中打星号的章节、图表都暂不列入会考范围。
第三,要分析和掌握会考的试卷结构。《2003年高二年级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规定会考知识内容分布如下:《中国近现代史》占55分,其中近代部分占40分,现代部分占15分;《世界近现代史》占45分,其中近代部分占25分,现代部分占20分。难度分布如下:较易的占70℅,中等的占20℅,较难的占10℅。
第四,《2003年高二年级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里的会考内容要求一定要牢固地把握。这是因为它是教师进行会考复习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它列出来的知识点是一定要掌握的,没有列出来的,则可以不复习。
二、编写复习提纲,有计划地系统复习
《2003年高二年级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这一文件资料已经把会考的考点基本列出来了,但是教师可以发现:它的内容编排是打破教材的节,只按照章来编排。这样教师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跳跃性,一下复习这一节,一下又复习那一节,整个知识体系不够系统,这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所以我认为,编写复习提纲还是必要的。
那么,应如何编写复习提纲呢?具体做法就是按每一章每一节对考点进行归纳。试举一例说明。《2003年高二年级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章节是这样概括的:
(一)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太平军北伐 天京变乱 安庆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
(二)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三)分析: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四)评价:资政新篇
那么现在我们稍微变动调整一下:
第一节
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太平军北伐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分析:天朝田亩制度
第二节
识记:天京变乱 安庆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失败的原因
评价:资政新篇
这样编排,章节明显,知识点清晰,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强,学生复习起来更方便。
在复习过程中,制定一个计划是相当必要的。一节课要复习多少章节,必须安排好。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课时要安排一章以上。同时要分阶段复习,一般来说按《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进行复习,分四个阶段即可。
三、把握历史会考复习中的“度”
第一个要求把握的“度”是复习的难易深浅度。会考不同于高考,其难度要求比高考低多了,其难度值大约是0.75左右,所以不能以高考的难度去要求学生,应该要着眼于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第二个要把握的“度”是复习要详略得当,重点和热点问题突出。小字部分和会考不作要求的图表,因为暂不列入会考范围,所以就不要再复习了。还有《2003年高二年级毕业会考历史复习提纲》里不作要求的知识点,都可以不去复习。在复习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和热点问题,做到重点热点突出。以前会考没有考过的大题的而又是重要的知识点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要着重复习。而热点问题,比如说国共合作与台湾问题、统一战线问题和民主共和问题等等。此外,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年也要引起注意。
四、历史会考复习要讲练测相结合
复习要做到讲练结合,既不能光讲不练,也不能以讲代练与测。光讲不练和测的话,就无法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以练和测代讲,则难免百密必有一疏,一些知识点就会遗漏掉。所以必须要讲练测相结合。一方面,通过讲,让学生全面地把握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和热点。另一方面,通过练习和测试,让学生检查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已经巩固下来了,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然后教师要及时加以讲评总结,指出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地方,暴露出哪些不足,让学生及时补缺补漏。比如说在表达的规范化上,学生的错别字现象、在答卷上乱涂乱改现象等等,这些看起来是小问题,却是学生常丢分的所在,教师只有通过练习和测试后,在讲评过程中加以强调,尽量避免一错再错。
总之,教师在历史会考复习中要遵循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研究复习的方法,牢牢地抓住一个出发点和二个基本原则。“一个出发点”就是要吃透会考相关文件精神,并在复习中加以贯彻和实施,这是我们进行会考复习的前提、依据和出发点。“二个基本原则”就是复习要遵循计划性、系统性的原则;要遵循讲练测相结合的原则。只有牢牢地把握一个出发点和二个基本原则,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开展复习的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