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虽然学生们还在暑假的尾巴上,但有些勤奋的学子早已开始了新学期的准备工作。

■军训:新学期的“第一课”

由于今年持续高温天,因此家长对于军训尤为关注。8月初,市教委就2013年本市高一年级学生军训组织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校切实做好集中军训的防暑降温工作,凡遇黄色高温预警信号即35℃以上天气,训练内容和时间要作相应调整,将训练活动安排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5时以后进行。如遇橙色高温预警信号即37℃以上天气,室外军训活动暂停。

据悉,多数高中学校的高一新生军训已经结束,部分也已开始军训;而有些初中学校的预初年级新生军训还未开始。针对高温天,不少区县对军训做了人性化的调整,如推迟或缩短军训时间、取消在露天举行的军训入营仪式,改为在学生营地住所授旗等。

新生军训好处多

向明中学副校长周孝放表示,军训是由市教委和区教育局统一安排的,黄浦区的军训都安排在东方绿舟,分两批次,上周末向明中学的军训已经结束了。同为黄浦区的市八中学也已结束了军训,校长卢起升表示,军训对学生有很深刻的意义,不少学生可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外独立生活,这对他们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同时集体生活也可以让这些即将在一起展开三年学习生涯的同学们有个初步的了解。

家长王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儿刚刚升入了某民办初中的预初班,本来接到通知是上周军训的,但是因为天气太热了,所以学校方面推迟了几天,20号左右开始,时间为4天。女儿表示,对于军训自己是既向往又害怕,向往是因为早已经分班了,军训的时候可以认识班级里的新同学,而害怕则是担心天太热,军训强度太大,是否会吃不消。相反,王女士对于高温天并不担心,她认为对“娇娇女”来说这是一次很难得的锻炼机会,班主任在家访时也表达了这个意思,并发了一张军训须知的通知,告诉家长需要准备一些换洗的衣物、药品、水杯等。

军训前可做适当准备工作

卢起升说,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在军训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还是坚持了下来。对于还未参加军训的新生,他给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军训前多到户外走走。一个多月的暑假下来,学生习惯了“孵空调”的生活习惯,如果一下子去军训可能会不适应。所以建议在军训前,适当地加强户外锻炼的机会,有意识地调节自身对于“高温天”的反应;第二,对自身身体状况早做判断。由于老师都是新接手班级,难免对学生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如果身体不适合军训的学生应提早告知班主任。此外,在军训时,如感不适也要及时提出,不要因为害羞或担心被教官或老师批评而硬着头皮上。

学生在军训时,也要注意卫生,由于需穿着迷彩服,建议最好贴身穿一件背心,不要直接将迷彩服贴身穿,这样每天就可以更换内衣。家长也应注意给孩子带好防暑用品,如风油精、清凉油,或孩子每天必须的特殊药物。

 

■排座:不存在特殊座位和黄金座位

一到开学,座位问题就备受家长关注,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安排一个好的座位,如果能安排到传说中的“黄金宝座”,即教室中间两纵的第二至第四排座位就更理想了。但事实上,老师对座位自有安排,并不会给某个学生专享。

座位一般定期轮换

明珠中学校长张俊明表示,学校在安排座位时一般会把学生拉到教室外面,按照“优劣互补、照顾视力、男女搭配、定期轮换”的原则进行排坐。每两周或者每个月都会轮换一次,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机会坐到好位置。而且学校也不会给某些特别调皮的孩子安排特殊座位,将孩子隔离或者孤立起来。在明珠读书的孩子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曲阳四小班主任陈允芳也表示,小孩子的座位是按照个子高低、视力情况等因素安排的。而且通常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几排轮换一次。但是同桌确定以后一般不会调换。除非有特别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坐在一起后话特别多而影响了学习,那老师会考虑会换一个内向的小朋友做同桌。或者有个别小朋友过了一个学期个子蹿得特别高,那只能调到后面。

至于传说中的“黄金座位”,陈允芳明确表示不存在。对于小学而言,每个班只有30-40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在老师的关注范围内,不存在哪个孩子更受关注。因为学校对老师的课堂提问是有指标要求的,老师对每个孩子的提问次数要达到一定比例才合要求,但是家长并不明白这些教学“内幕”。如果哪个老师仅仅关注某几个学生,肯定会影响其教学效果。

有特殊情况应及早反馈

有些学生因视力等原因希望坐在前排,或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觉得与新同桌相处不好,都可以及时和班主任反映,而不要憋在心里,造成更大的问题。新到一个集体,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存在一个相互了解和磨合的过程,如果有了问题也不要一味地放大,而应做好解决的工作。

 

■摸底考:放松心态 “裸考”即可

开学,让足足两个月没有经历过大小考试的学生们最惧怕的莫过于“摸底考”了,考什么、考不好会有什么影响呢?

新生分班考报到时就已进行

在本市大型育儿论坛中,不少预初和高一年级的新生家长均表示,摸底考在他们看来就是分班考,而这个考试早已在报到时就已考过了。王女士表示,女儿所在的学校就是在报到的当天举行的考试,语数外都会测试,测试了整整一下午。虽然学校一再表示,考试只不过是了解每个学生的大体学习情况,不会对学生的分班造成影响。但多数家长还是认为,摸底考是学校在分班时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

向明中学校长周孝放承认,大多数学校都会将摸底考作为分班依据。在难度方面,一般为特色班级选拔适应人才所进行的摸底考试,其考试难度明显高于中考[微博],考察学科知识点的同时会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点迁移能力、探究意识和学习品质的表现,尤其在数学、英语学科更会出现一些为本校选拔人才的挑战性试题。当然类似难题不会太多,否则将会失去对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考察目的。

如果是为进行平行分班,了解学生实际学科基础情况,及希望学生有备而来、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初高中衔接,其考试难度往往不会太高,一般也就比中考难度略高点,因为过简单或过难都无法很好区分学生层次,以及对知识点掌握的实际情况。就考试的知识点而言,一般涉及五大门学科与中考的考试内容基本吻合。对新生而言,可以通过此次考试来强调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巨大不同点,也可以让学生尽快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总之,“摸底考”只是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参照系”,学生只需展现真实水平即可。

摸底考向学生释放“收骨头”信号

其实在不少老师看来,摸底考的意义并不在考试本身,而是向学生们释放“收骨头”的信号,所以在难度上也许会给学生来个“下马威”,让他们能尽早调整状态,适应开学节奏。“摸底考”只是一种测评,让老师了解新生的水平或暑假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于各中学对“摸底考”的初衷不尽相同,所出试卷的含金量不一。老师提醒学生要明确摸底考的性质,它只是一种“检测性”的考试,考核内容多数与暑假作业挂钩,所以建议学生认真对待手上的暑假作业,因为有些学校会额外布置学科作业。张俊明表示,不仅预备班和高一学生有摸底考,事实上每个年级都会在开学后进行摸底考测试,测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了解学生的知识软点,好“对症下药”,而考察的范围通常是老师布置的暑期作业。他透露,只要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暑期作业,摸底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衔接:新学期的“头等大事”

每年新学期,幼升小和小升初的“衔接”是社会、学校和家长最为关心的大事之一。暑假还剩十多天,家长和学生可以提前为衔接做好哪些准备呢?

幼升小:培养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多位具有带教一年级新生经验的老师表示,刚入校新生极易表现出以下“小一综合征”:上学迟到、害怕新的老师、课上打瞌睡上厕所、与同学闹矛盾等。其实如果家长和学生在暑假中就做些功课,这些症状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建议家长可以从现在开始就逐渐让孩子调整生物钟,并初步学习一些待人接物、与陌生人打招呼的礼仪。此外,还可以在开学前先教会孩子一些小事情,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调闹钟。

除了这些生活习惯的培养,家长也可以在每天晚上读一段故事,或放一段故事的录音给孩子听,在听后让孩子重复听到的内容,再出一些简单的是非题或小问题,让孩子回答,看看他是否能基本讲出刚才听到的内容。家长可以在此基础上慢慢加长故事的时间,这可以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学生今后能更有效率地学习。

蓬莱二小班主任高青表示,应该给幼升小的孩子一段适应期,让他们逐步习惯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更应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不要让孩子在进小学前就对学校产生恐惧感。在暑假最后的时间里,家长可以带孩子前往小学校园,无声地感受一下新的环境,看看新的校园、新的操场、新的教学大[微博]楼等,让他们逐渐适应角色的转换。此外,对于新生来说,这更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好时间,而且这些从小培养的学习习惯会让他们受益一生。期间,家长可以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书写习惯等。在领到新书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看在这学期中孩子将学到哪些新的知识,但要注意这个时候家长的身份是孩子的伙伴,而不是陪读。也不要在开学的时候太强调孩子的分数,这样反而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小升初:学习节奏更快了

不同于“幼升小”的新生,预初年级的新生往往在习惯上不会存在多大的问题,但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些障碍,如上课的节奏明显比小学里的快,如果不预习或是上课开了一会儿工夫的小差,自己会明显跟不上老师的进度;面对新同学,他们可能会想念小学时的伙伴等。

对此,格致初级中学中班主任梁颖表示,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和小学有很大的不同,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的课堂上,老师不会再“手把手”地教学生每一个知识点,他们更侧重让学生先预习,再听课。也有一些好动、调皮的男生,在小学时是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但是初中的老师不会再这么“盯”着你,因此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在进入初中时也要特别注意这道坎。

同时,在“小升初”的伊始,有些学习习惯需要调整。例如上课如何记笔记,老师的语速可能会更快,学生难以每个字都记在本子上,因此如何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能将老师的讲课内容记在脑子里,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有个适应过程的。每个学生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问题,首先自己不要紧张,可以和家长或老师进行沟通,诊断出问题出在哪里,继而寻求解决的办法。

 

来源:网易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