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炎炎夏日已经到来。游泳安全渐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热点话题。  

凉爽的海滨、江河和小溪给人带来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安全危机,游泳前多一分准备和清醒,就可以带给我们欢笑,更可以避免可能的后悔与遗憾。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精神,为确保师生安全,严防因游泳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禁止任何同学私自到游泳池、江河、水塘、小溪等有水源的地方嬉戏与游泳的;除非有父母亲的亲自陪同并经学校同意!  

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 3米 ,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夏天游泳注意事项很多,应从多方面来考量,在此简单介绍:   

饭后、饮酒不宜游泳。   

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   

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   

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   

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   

水浅、人多不可跳水。   

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   

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  

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露营、钓鱼、野外活动如近水边时,应严防小孩意外落水。   

海边或户外游泳要防止晒伤及脚底刺伤。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